导读 2017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计算方法解析2017年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设立的,旨在促进...
2017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计算方法解析
2017年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简称“残保金”)是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设立的,旨在促进用人单位积极安排残疾人就业。其计算方式主要依据用人单位的在职职工人数、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比例以及当地规定的比例标准来确定。
首先,计算公式为:
应缴残保金 = (上年度用人单位在职职工总人数 × 当地规定比例 - 上年度用人单位实际安排残疾人数)× 当地平均工资水平 × 90%
其中,“当地规定比例”通常为1.5%,即用人单位需安排不少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1.5%的残疾人就业。如果未达到该比例,则需要缴纳残保金。“当地平均工资水平”是指上一年度所在地区城镇非私营单位或城镇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
例如,假设某企业2016年在职职工人数为100人,实际安排了1名残疾人就业,而当地规定比例为1.5%。若当地上年度平均工资为5万元,则该企业需缴纳的残保金为:
(100 × 1.5% - 1)× 5万 × 90% = 2250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政策中还对小微企业给予了减免优惠。对于在职职工总数不超过30人的企业,可以享受暂免征收残保金的政策。这一措施体现了国家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减轻了其经济负担。
总之,2017年的残保金计算充分考虑了用人单位的实际能力,并通过优惠政策鼓励更多企业吸纳残疾人就业。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社会包容性,也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因此,企业应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合理规划用工结构,共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