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今天受到全网的关注度非常高,那么具体的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大家可以一起来看看具体都是怎么回事吧!
1、【潘功胜: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6月19日金融一线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今日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传统上,我们对金融总量指标比较关注,但也在不断优化调整。
2、过去,货币政策曾对M2、社会融资规模等金融总量增速设有具体的目标数值,近年来已淡出量化目标,转为“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等定性描述。
3、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实体经济需要的货币信贷增长也在发生变化。
4、货币信贷总量增长速度的变化,实际上是我国经济结构变化,及与此相关联的我国金融供给侧结构变化的反映。
5、从总量的数学关系看,增速是增量与全部存量的比值关系。
6、分子是当期的增量,分母是全部的存量。
7、金融总量增速有所下降也是自然的,这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一致的。
8、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存量贷款效率不高,盘活低效存量贷款和新增贷款对经济增长的意义本质上是相同的。
9、从信贷结构发生的变化看,当前近250万亿元的贷款余额中,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占比很大,这一块不仅不再增长,反而还在下降。
10、剩下的其他贷款要先填补上这个下降的部分,才能表现为增量,全部信贷增速要像过去一样保持在10%以上是很难的。
11、从货币供应量的统计看,也需要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完善。
12、我国M1统计口径是在30年前确立的,随着金融服务便利化、金融市场和移动支付等金融创新迅速发展,符合货币供应量特别是M1统计定义的金融产品范畴发生了重大演变,需要考虑对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进行动态完善。
13、个人活期存款以及一些流动性很高甚至直接有支付功能的金融产品,从货币功能的角度看,需要研究纳入M1统计范围,更好反映货币供应的真实情况。
14、未来还可以继续优化货币政策中间变量,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
15、当货币信贷增长已由供给约束转为需求约束时,如果把关注的重点仍放在数量的增长上甚至存在规模情结,显然有悖经济运行规律。
16、需要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
17、(金融一线)。
以上就是关于【潘功胜: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