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网

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今天的金融科技更加突破 来自于连接

导读 中国网财经10月29日讯 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联合黄浦区政府以及各组委会成员机构推出、为期三天的首届外滩金融峰会27日在上海召开。新网银

中国网财经10月29日讯 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联合黄浦区政府以及各组委会成员机构推出、为期三天的首届外滩金融峰会27日在上海召开。新网银行行长赵卫星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赵卫星表示, 今天的金融科技更加突破,来自于连接。我说我是一个“调节器”,我更像“管道工”,连接小微场景和各家金融机构。提供连接功能,创造开放式的组织架构,服务于小微的场景。这样的场景应用,会让这样小的一家银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到3年的时间,我们今天服务的客群达到了2800万,累计发放量超过9000多亿,管理信贷余额今天快达到1200亿。很有意思,一个细分市场的分析当中,我们发现三、四线城市、农村地区,占到近60%以上的地区。这就是数字化服务和小微之间发生的变化。曾经很长的时间当中,其实并没有这样强的变化。

以下为演讲实录:

会议之前我说我是一个"调节器",如果说大家发言长了我可以只说一句话,没有想到大家给我留下了充足时间,做金融的严格遵守时间和效率。

用一句话来介绍新网银行:做一家新一代的互联网银行。

今天的话题是“破解小微信贷”,这个话题非常难讲,在座嘉宾已经讲得非常好了。之前我认为,我们有做过类似的产品,叫“商贷痛”,痛点的“痛”,也真的让自己很痛苦。现在是“小微易”,小微企业容易解决的实习。如何解决?有几个变化、趋势非常重要。刚才黄总说到了开放银行,我觉得有几点是非常重要的变化:

1.入口多样化。之前小微业务在很长的时间里,国内外各金融机构都进行了探索、破解。我们走了很多的路径,比如线下以客户经理入驻小微行业的方式,以地缘经济的方式但始终没有一个全行业的破解方案。可能某一时期、某一行业、某一地缘可以解决,但无法最终解决全行业的小微问题。今天,由于在线化、数字化,我们看到小微企业的入口多样化了,在所有的交易环节当中,我们今天说“开放平台”,不仅银行开放,商业机构也开放了。以开放的方式,在所有的环节里面进行开放。所以,你会发现小微客户的信贷需求在多个入口里面开放出来,不仅仅是生产,不仅仅是交易的和贸易的过程中,所有的入口都多样化了。所以,金融机构可以在多入口当中作业。

2.资料的薄片化。中国金融业的同行都知道,一笔小微贷款,可能也就几万,几十万的金额,原先也需要厚厚一叠审批资料。今天,我们所需要的审批资料越来越薄了,可能一张身份证、一张营业执照就足够了。数据库越来越厚了,生产经营当中落下的行为点越来越厚。

3.风控数字化。曾经很长的时间当中,我们讲究的是企业间的“三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但是现在越来越多向数字化转型,越来越多与交易结合,越来越多和数字化打交道的关联关系风控。

4.电子化。最后一个环节,越来越通过电子化的方式来实现。解决小微业务的问题,可能到今天为止,看到的是线上化、数字化、普惠化来解决小微客户的问题,形成一个新的解决三角:线上化,打破时间和时空的限制,使之更方便、高校。普惠化,降低长尾客户的申贷门槛,使小微客户高可得。今天我们可以做到200人民币、500人民币一笔的信贷。当年,人工审核的时候,一个初级人员跑一趟也不止200、300元的作业成本。数字化,降低整个作业成本,调整整个的风控内容。

支撑三个方面的核心,是整个科技能力,尤其是系统架构能力的提升。整个系统架构能力当中有四个方向:

1.云计算,比如5G技术的应用,让计算不在端口,而是前端就完成计算。今天,一家新兴银行,计算不在数据库,而在云端。我们将最复杂、最难、最耗资源的部分,在云端解决了,云计算实现了自主可控和快速计算方面。

2.分布式,弹性伸缩。分布式架构,使之更具弹性,可伸缩。

3.多渠道,开放银行中,API方式、H5模式等,实心的是开放中的银行各要素和场景,和交易紧密捆绑。

4.平台化,最后是解决了小微业务批量化作业方式,更加平台化,与很多平台合作伙伴实现开放平台,实现规模化的效益。

在此之下,大家谈得最多的是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大数据平台,不是你持有数据量的多寡,而是你分析、整理、采集、处理、研究、处理的能力所在。我们建立一整套基于数据采集、处理及能实现数据挖掘和完成实践的系统应用架构。

数字化风控能力,我们用人的左右脑区别来做比喻。传统的风控结构是因果关系,按照专家经验法、按照财务、按照征信数据进行授信风险的决策。今天,数字化风控走到了关联关系的分析,更像以各类行为级数据和各类数据,形成违约率、违约池之间关联关系的分析,形成强化机器学习的部分。

在这个方向上,有几项值得大家对小微破解的,比如反欺诈、实时决策的系统和大数据平台,实现反欺诈的“三个真实”,真实的人、真实的设备、真实的意愿进行实时决策分析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今天的金融科技更加突破,来自于连接。我说我是一个“调节器”,我更像“管道工”,连接小微场景和各家金融机构。提供连接功能,创造开放式的组织架构,服务于小微的场景。这样的场景应用,会让这样小的一家银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到3年的时间,我们今天服务的客群达到了2800万,累计发放量超过9000多亿,管理信贷余额今天快达到1200亿。很有意思,一个细分市场的分析当中,我们发现三、四线城市、农村地区,占到近60%以上的地区。这就是数字化服务和小微之间发生的变化。曾经很长的时间当中,其实并没有这样强的变化。

我们举了一些典型案例,比如:

1.农村绿领,一个80后的小女孩,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农村,想要继承祖辈的蜜桃种植。大家非常清楚,按照传统风险控制的“三表”状况,根本无法授信。今天,通过农场所有的数据处理,以及物流费用等计算,我们直接给出了25万元的借贷金额。这位80后回到农村的小女孩,正式接手了祖辈蜜桃种植基地。

2.城市创客。自身拥有高新技术,没有资金,没有厂房,运用高新技术确权完成授信。今天,这类产品已经运用在国家高新(产业)。

展望未来,数字化是破解小微信贷的发展方向。在科技的支撑下,银行有动力也有能力做好小微金融业务,尤其是未来5G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运用下,我们觉得小微信贷业务将更加具有想象力,是一张商业可持续的业务。为什么之前各家金融机构不在这个领域当中发展,而是将其变成了一种情怀、理想和责任,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开展起来。我想,通过金融科技的桥梁,一定可以实现商业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