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网

养老资本局:“蓝海”难行?万亿养老市场的盈利困局

导读 《周礼·地官·大司徒》有云,“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近几年,我国与养老相关的政策频频出台。8月30日,民政部发布了

《周礼·地官·大司徒》有云,“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

近几年,我国与养老相关的政策频频出台。8月30日,民政部发布了财政部关于确定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的通知。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分别达到2.4949亿和1.6658亿,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17.9%和11.9%,中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增至2.6亿;到203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首次超过少年人口;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人,并长期保持4亿人的规模,老年人的康护需求亟待满足。《中国老龄产业发展预测研究2014》的数据显示,我国养老产业市场预计在2020年将达到7.7万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22.3万亿元。

在“市场潜力巨大,行业优先布局者将有望打开万亿市场空间”的愿景下,各路资本纷纷涌入养老市场。如今,这个万亿市场被探索得如何?新京报记者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目前我国养老产业依然是一片蓝海,资金经历过疯狂涌入阶段已经进入冷静期,这个万亿市场目前依然是一个数字,有待真正“活”起来。

万亿市场引发资本布局养老

8月29日下午,82岁的李红(化名)自己一个人坐公交车来到了位于双桥的恭和家园。这是一个集中式居家养老试点社区,隶属于乐成养老旗下,由365套产权式养老公寓构成。

据该养老机构员工介绍,这里的每户房价从400万元起,购房者每户每月缴纳3000元左右的服务费可以享受院内提供的养老服务。房屋的购买人需在北京有购房资格,但要求入住人必须是60周岁以上的老人。此房屋有房本,可以像正常的房屋一样进行租赁、买卖、继承,但房屋的下一任主人也必须是60周岁以上的老人。

“我们可以帮助房主进行转让、租赁,我们要保证这是一个养老社区,老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不能变成各个年龄段都有的居民楼。”乐成养老的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

“我年纪大了,知道自己话多,招人烦,所以我一直没和儿女一起住。”李红老人对这家养老机构还算满意,“就是这个价格我还得考虑考虑。”

多位养老服务的从业者告诉新京报记者,像李红这种自己找养老院的案例并不多,大多数是子女帮忙寻找和考察。

近几年来,在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资本纷纷涌入看似需求量庞大的养老产业。

2012年,民政部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对于实现养老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缓解养老服务供需矛盾,加快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的养老产业元年,彼时,已有各类企业涉足养老行业。《中国健康养老产业报告(2016)》显示,2014年,地产、保险、医疗服务、康复辅具等企业涌入养老产业;2015年,地产、保险、医疗、康护、器械、互联网、大健康等产业链相关企业都已在养老产业有所布局……

到了2016年,投资热潮进入并购阶段,连锁化布局加快。仅在2016年,在养老行业就出现了多起知名并购案例。

2016年1月,南京新百发布公告称,“基于中国的养老服务市场前景广阔,国内养老产业尚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拟以超过5亿元的价格购买安康通84%股权,交易完成后,南京新百将直接及间接拥有安康通100%股权。据介绍,安康通的主业致力于“居家养老”。

同样是在2016年1月,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宜华健康发布公告,拟以超过4亿元的价格购买亲和源58.33%的股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底,亲和源上海老年公寓共有房间838户,入住率约95%。

2016年上半年,光大控股分别投资海银基金、汇晨养老、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 Ltd.等公司,加快布局互联网智慧领域、养老领域和区块链金融领域等。

新三板企业朗高养老在2017年年度报告中提到:在养老行业迅速成长和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加大了对养老行业的关注和引导,特别是在政府各项优惠政策的推动下,民间资本以养老地产、养老服务大健康产业等多种渠道涌入市场,养老服务企业的迅猛发展加剧了市场竞争。

资本进入“冷静期”,万亿市场只是数字?

“到了2018年、2019年,市场明显冷静了、理性了。”这是记者在走访养老行业从业者时,听到最多的声音。

自养老元年开启市场的投资热潮之后,这两年,资金热度明显不如往昔。

“目前,(养老)整体的市场不是很成熟。”乐成养老首席运营官王菲告诉新京报记者,“这种不成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消费端的不成熟和供给端的不成熟,其实大家整体还是处在一个探索的过程中。”

民生证券分析师认为:“养老面临服务供应缺口。虽然可以通过国有股权划转缓解资金缺口,但是,从实物角度来看,商品和服务的生产都需要通过人来进行,尤其是服务可贸易性较差,难以通过进口消除缺口。如果没有人进行生产,就可能面临沙漠中黄金富足而清水稀缺的困境,有钱也得不到需要的产品与服务。”

成立于2014年的清檬养老便是在政策的召唤下诞生的养老企业之一,截至目前,清檬养老运营管理过的养老项目网点超过100个,累计服务老人12万余人次。

尽管公司成立之前,管理团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但是真正进入养老行业之后,清檬养老联合创始人孙屹还是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养老行业的市场是很大的,但是这个市场需要一个认知转化的过程。”

创业这5年,孙屹认识到,“养老行业是一个慢热的市场,尤其是在中国。虽然是一个朝阳产业,但是目前在国内刚刚起步,并不是光靠大资金就能够快速做成的。”

与清檬养老的轻资产之路相比,另外一位走重资产之路进军养老服务的从业者则对养老市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受更为明显。

一家养老机构高管赵刚(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养老产业依然处于蓝海市场,多项数据显示,这个市场人口基数很大,需求旺盛。我们也是入局比较早,当我们的第一家养老院开业的时候,我们以为入住率会速度飙升,但是并没有。大众对于养老院还存在刻板印象,这个市场还需要长期的教育,才能真正打开。”

另外一位匿名从业者则表示:“在北京,一说起失能失智的人群,基数没有想象中大,说是市场很庞大(万亿市场),但是我们在做营销的过程中,感觉到真正成为客户的群体没有那么大,相对是比较少的。”

“‘万亿市场’只是一个数字,虽说有几万亿的市场,然而是否有老人,愿意为其买单,这是两回事。”多位养老行业从业者对新京报记者表达了这个观点,“我们会想到,老年人口的基数是这样的,他们对养老有需求,所以出现了这个‘万亿市场’,但是有的老年人也许会选择用低成本或其他方式来解决养老的问题,这些人并不是这个‘万亿市场’的消费者。或者说,我们应该继续探索如何让这个万亿的市场‘活’起来。”

成本投入大回收难,企业面临盈利难题

与市场不如预期相呼应的则是养老企业盈利难的问题。

“本来大家是前后脚进场的,走着走着,发现同行者已经撤退了。”这是多位养老行业从业者的切身经历。更有人直接指出,“大家看养老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其实是个表象。”

据挖贝网报道,其新三板研究院对截至2017年5月11日的新三板企业进行筛选,筛选出11家主营业务涉及养老的企业,发现在2016年,新三板养老行业实现超三亿元的营收,其中,有8家企业营收在千万元以上,占比72.7%。“但盈利方面并不理想,整个行业亏损20余万元,其中,仅有5家企业实现盈利,最高盈利866万元,而亏损最多的企业亏损达1279万元。”

2018年第一季度,宜华健康养老业务的净利润首次扭亏为盈;2019年上半年,宜华健康的养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约1.2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36.62%;毛利率为20.33%,比上年同期下滑42.88%。

据媒体报道,著名人口学家、北京大学人口所乔晓春教授2019年4月在某论坛上抛出了“北京只有4%的养老机构实现盈利”的言论。乔晓春调研统计发现,事实上,舆论所述的北京市养老“一床难求”情况并不显著,90%的养老机构有大量空床。同时,北京市养老机构盈利状况十分严峻,只有4%的养老机构实现盈余,超过60%的养老机构需要10年以上时间才能收回投资。

“护理人员的收入底线不能太低,对老人的收费标准也不能太高,上下各有一个天花板,养老机构收费太高没人来,收费太低支撑不起投入成本,最后结果可能是导致大量的亏损甚至倒闭。”乔晓春表示。

乐成养老首席运营官王菲告诉新京报记者:“对于采用机构养老模式的养老院而言,它的盈利能力和它的定位有关,和它的定价和入住率有关。比如定位为高端养老院,但是入住率低,或者规模小,定价再高,也可能难以为继。比如,定位中高端,但是只有100张床,即便入住率达到100%,可能核算下来也是很难盈利的。所以,在最初规划建设的时候,定位人群选择、定价和规模的制定很重要。”

对于养老企业的成本支出,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走重资产之路,就是自建养老院,这种模式的前期投入很大,浙报传媒在2015年就公开表示,机构养老的盈利模式是不清晰的,所以他们选择切入居家养老。

而新京报记者观察,目前很多机构养老也在切入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甚至实现三者有机结合,总而言之,“一直在探索中。”

对于另一种走轻资产之路的养老企业而言,不自己建设养老院,主攻养老服务,主要成本支出在研发方面。清檬养老便是这样一家企业,其核心竞争力便是“自主研发了能够支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大型养老机构以及城市整体养老的运营管理体系”。

然而,不管是走重资产之路还是轻资产之路,想要实现完全收回前期的投入成本,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有业内人士猜测,目前有一些养老企业选择退出,各路资金也不再像从前那般疯狂涌入养老行业,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同时,人工成本也是养老企业的主要支出。“照顾老人需要大量的人力,但是人们愿意进入这个行业是需要动力的。”

“政府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补贴,但实际上并没有解决养老机构的亏损问题。”乔晓春认为。

关于政府补贴,多位业内人士称,国家的相关补贴切实可以帮助到企业发展。

另一方面,也有养老企业人士对国家的相关补贴政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国家最初的补贴政策是为了吸引企业加入这个市场,现如今,资金对待这个市场已经冷静和理性,市场内也出现了一批踏实从业者,所以认为后续可以出台一些对企业有差异化对待的政策。比如,建议针对能够解决失能失智老人刚需的养老服务驿站以及连锁化经营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出台具体补贴政策;针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税费和社保优惠,以及培训补贴政策。

消费者教育难,市场打开有待观念转变

在政策频出、资金涌入、企业林立的这几年,明显感受到国民养老观念的变化。

目前,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有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新京报记者近日根据模式的不同随机走访了几家养老机构和养老驿站,发现其中老人多为80岁以上的失能失智老人,入住率从50%到99%不等。

85岁的刘芳(化名)是2017年入住社区养老院的,入院理由是身体行动不便,子女工作繁忙。在护理员的照料下,如今刘芳的病情已经稳定。“她们真的很辛苦,比我亲女儿照顾得都贴心,给我擦洗、陪我聊天、伺候我大小便……”刘芳谈起这两年的生活。

从“没想过自己将来会怎么养老”到现在“过年都在养老院过”的夏木(化名)已经在机构养老院生活5年了,一方面是养老院对他生活上的照料让他对养老院有了归属感,另一方面,“这里面都是同龄人,大家能一起做个伴儿,写字画画唱歌跳舞,生活很丰富。”

“专业的养老机构要做的事,是要让老人不仅活着,还要体面地、有尊严地活着。”一位机构养老院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

90后小林之前从未想过将来要让父母去住养老院,但是在一家养老院从事了几年护理员工作之后,她意识到,“把父母留在身边未必是一种孝顺,因为到时候我很可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照顾他们,不让他们去养老院,可能只是为了保全我的颜面,而不是他们的。当然,我也不会强迫父母去养老院,只是不再排斥,未来怎么安排,我尊重他们的意愿。我自己老了是想去养老院的。”

“现在我们的消费者主要是80岁以上人群,他们的观念真的很难改变了,但是再过10年,这个市场一定会打开的。”一位养老行业从业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