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很多人对太牢之礼中的牢是指,太牢之礼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1、【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
很多人对太牢之礼中的牢是指,太牢之礼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1、【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2、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3、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4、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5、牛、羊、豕(shi)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6、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
7、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8、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9、《礼记》中太牢指的是大牢。
10、《诗经(毛诗)•周颂•清庙之什•我将》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
11、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
12、伊嘏文王,既右飨之。
13、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14、 《礼记 第十七 少仪》其礼,大牢(与太牢同)则以牛左肩、臂、臑折九个,少牢则以羊左肩七个,犆豕则以豕左肩五个。
15、 四书五经,以及《周礼》《仪礼》为准,既是反映先秦的商朝、周朝礼仪文化的重要典籍,也是后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主要典籍,其中对祭祀的记载,说明:用一头牛做牺牲(祭品)或用在饮食中,称为:太牢,或称为:太牢一,或称为:大牢、大牢一。
本文【太牢之礼中的牢是指(太牢之礼)】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