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新车资讯:评测北京奔驰AMG A35L怎么样及7代高尔夫R现在多少钱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最近这两个月编辑部的试驾车库中经常出现钢炮的身影,而我也在之前为大家陆续带来了奥迪RS3、S3、高尔夫7R的评测稿件,上周我们又拿到了全新AMG A 35 L的试驾车,看到这里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不是A 45呢?显然,A 45的新一代车型还没有确定啥时候上市开卖,等它的同时我们迎来了全新AMG A 35 L,作为第一台国产AMG车型,A 35 L由北京奔驰生产,值得一提的是它并没有采用标轴的方式生产,而是在A级长轴距版本上衍生开发出来的高性能产品。(下文简称A 35 L)
但对于AMG的忠实粉丝而言,“国产”似乎总是意味着不正宗,更别提加长了。不过奔驰官方更希望打造一款实用性与性能兼备的车型,对于AMG的首次国产化官方也表示非常重视,不过现在看来A 35 L的定价确实不低,我们从账面数据只能看到306匹、400牛·米、4.9秒的百公里加速成绩,这些看起来已经足够强硬,但这台国产AMG到底是不是妥协状态下的产物,它是否够纯粹呢?
#与A 45保持高度相似的技术结构,实测4.76秒破百!
AMG系列“一人一机”的福利并没有带给A 35 L,这可能会是唯一能挑出的小小遗憾了,不过话说回来,国产的身份也让年轻人离AMG的门槛更近了一步,真年头信仰什么的有时候还真不太值钱,性能过得去才是硬道理。
代号M260的2.0T发动机诞生在模块化发动机架构下,与之前搭载在S级上的直列6缸发动机M256出自同一架构,适用于横置发动机车型。M260发动机的缸体为铸铝合金,更为轻量化;气缸套为铸铁材质,采用NANOSLIDE工艺涂层,减小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气缸盖采用了硅铝合金材质,耐热和耐磨的性能更佳。该发动机继承了BlueDIRECT系统、CAMTRONIC可变进气门升程技术、NANOSLIDE涂层工艺等奔驰品牌的代表性技术。不过技术方面的最大亮点不是它们,而是CONICSHAPE技术,指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下止点附近的气缸内径,使气缸内壁略微变成锥形。目的是可以有效降低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油耗。
另外,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现在看来虽然不算新鲜了,不过CAMTRONIC技术能够调节进气门升程改变气缸进气量,在发动机低负荷的状态下降低进气门升程,减少进气量,从而降低损耗。为了解决燃烧可能不够充分的问题,利用多次燃油喷射技术,在一个冲程内最多可达到5次喷油,增加燃油效率。再有就是M260发动机采用了电控式涡轮泄压阀,相较真空驱动的泄压阀,电控式涡轮泄压阀表现更为精准,优化涡轮怎样的性能。冷却系统中的节温阀也变成了电控节温阀,更好的调节流经气缸套的冷却液温度,保证发动机在最合适的温度下工作,进一步减少高温及温度不足的情况出现。
虽然A级国产后,成本压缩得比较厉害,引擎盖减配为单液压支撑杆,雨刮器储水口的盖板都是一体式塑胶,可以说是从牙缝里省钱了。不过AMG A35 L的发动机可是德国原装进口的。A35 L搭载代号为M260的2.0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306马力,峰值扭矩400牛·米。与发动机相匹配的是AMG Speedshift横置七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官方给出的零百加速时间为4.9S。虽然不及老大哥A 45的381马力,但两台车的破百时间也只差了0.5秒左右,面对同级的奥迪S3、高尔夫R等选手,顶着国产AMG身份的A35 L可以说不惧怕任何对手,我们也对加速进行了测试,三次测试中的最好成绩为4.76秒,而此前测试的高尔夫R则为5.05秒,在路况一样的情况下可能温度和车况也会受影响,但足以证明A35 L并不是什么“善茬儿”。
底盘方面,A35 L配备的是基于前驱车平台打造的4MATIC适时四驱系统,底盘悬架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组合。值得一提的是,前悬架在普通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举出上增加了更多的连杆,材质方面有所加强。后悬架采用了与A 45相似的结构和技术,四连杆后轴通过副车架与车身进行连接,后桥的稳定性会更高。
#驾驶感受:有亲和力、暴躁、脾气比较怪的综合体
1)普通模式像个看不到底的小绵羊
刚把这台A 35 L开到路上我就感觉到它带来的亲和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普通模式下,整台车的油门初段响应并不是很灵敏,对比A级的普通版车型显得更为慵懒,并不会出现比较难控制的情况。舒适模式下,油门踏板的前半段换来的实际动力体验就足够应付日常城市驾驶了,而且你也听不到尾端的排气作响,像一台普通A级车一样,激进的性格并没有表现出来。
2)涡轮延迟同级最小,随踩随走让人爱不释手
调整至运动模式,车辆转速能见到回馈,但尾端的排气阀门仍没有被正式激活,在奔驰的任何车型上我都很少会打开运动模式,因为在我看来整台车的变化实在是有些小,因此想要激情我会毫不犹豫的切入运动+。钢炮车型最大的卖点无外乎随时随地踩下油门就能立马嗨起来的感觉,这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快乐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是最大的杀手锏,你要说它无聊,那可就错了。
A 35 L的动力响应真的要比S3、高尔夫R、还有老大哥A 45都更快,双涡管涡轮增压器的特点是让涡轮迟滞时间变短,动力来的更快更直接。7速双离合变速箱降挡速度也足够快,这会给你营造出一种随踩随走,踩就有的感觉。比起A 45的大涡轮换来的相对迟滞,A 35 L所使用的涡轮口径更小,不会出现踩下油门还要等待涡轮介入的那种滞后感,这就会让人觉得很爽。在运动+模式下,你对油门踏板每一次施加力量,都能得到最快、最有效率的回馈。
在关闭电子限滑弹射时会进入弹射模式,我认为A 35 L瞬间发力弹射出去的爆发力要比奥迪S3稍微弱一些,但是中后段更有力,实测出的成绩也更好一些。
3)日常开1-2切换挡顿挫比较常见
7速双离合变速箱整体取向与自家的9AT不大一样,对比之下前者会更有活力,当然了这也是根据不同车型的不同调校来说的。对于A 35 L这样的性能产品而言,显然双离合变速箱会更好的带来亢奋状态,整个换挡动作从不拖泥带水,随着油门的深入变速箱表现出很活泼的状态,每次降挡都能干脆利落的完成。但这套7速双离合变速箱在A 35 L上显然有着不同调校,这里我指的是很普通A级车型相比,在A级上这套7速双离合变速箱明显在舒适性方面进行了优化,以至于在低速区间也没有给到我什么不适,但在A 35 L上我就无法在舒适性方面给它好评了。
首先,1-2挡间的顿挫现象时有发生,在舒适模式下我尝试多次发现,平稳起步时1挡通常需要拉到2500转左右甚至以上才会进行升挡,换到2挡后会有比较明显的“拙车”情况出现,导致车辆发生顿挫。如果将油门给大一些,配合双离合的换挡速度,就不会出现顿挫,不过面对堵车走走停停的路况,难免要请给油跟车,所以这个低速顿挫还是有些令人不舒服的。另外,切换到2挡行进过程中松开油门车辆也会带来一些拖拽感,同样影响了一些舒适性。
4)两出排气声音可不低调
其实刚把这台A 35 L试驾车启动后,我的内心是有些失落的。因为点火时排气并没有做出什么高亢的回应,甚至和一台普通A级相比区别不大,这就导致在停车场里这台AMG已经没了什么辨识度。声音正式进入状态是在运动+模式,阀门被打开,排气声音也开始变得亢奋,随着转速的增加来自尾部的轰鸣还是很能取悦驾驶员的,换挡补油同样能听到A 45上啪啪的放炮声。
5)底盘带来亲和力,悬架并不“死硬”
虽然A 35 L相比普通A级车型减震器的行程更短,硬度也会有所增加,但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舒适性还好,和同级竞品对比绝对算是有亲和力的。首先,悬架并不生硬,避震器初段还是很友好的,面对减速带这样的障碍只要控制好车速后排乘客就不会出现被颠起来的情况,对比S3简直是“太通人性”了。日常路感很清晰,对于路噪控制的比较一般,不过路面上细微的小颠簸也不至于全部传入到驾驶员的屁股底下。
6)加长意味着操控变弱?
A 35 L的坐姿并不是很低,即便将座椅调整至最低的位置,也没有“坐坑里开车”的感觉,我认为还可以更低一些,更有利于和车辆进行互动。偏硬的减震器能够在弯道中带来不错的支撑,转向手感很重,指向性非常精准,整个车头显得很灵活。整台车的协调性能够应付日常山间的弯道了,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A 35 L虽然经过加长,但不是专业车手的你很难接触到极限,反正我是没觉得有什么违和感。
只不过你也不能对此类钢炮车型的操控有太多的期待,较硬的避震器以及四驱系统的加持面对横置发动机的布局还是会让整台车偏向于前驱,山路中快速出弯不选择好路线或者给油犯迟疑,转向不足(推头)的现象还是很明显的,对比同级竞品我认为很难评价出谁的可控极限更高,因为这真的是考验驾驶员的技术,如果你是一个跑山发烧友,那肯定少不了后期对车辆的避震、刹车等方面进行升级。
#静态体验:国不国产的不重要,这台AMG足够骚气
说实话,我不认为这台A 35 L是个扮猪吃老虎的家伙,至少这台白色的试驾车并不是,经过AMG部门的“洗涤”过后,把它放在一台普通A级的旁边,你能明显的感觉到它的辨识度还是挺高的。
虽然前脸看起来仍比较低调,但下方的套件还是凸显出了一定的运动气势,中网采用双幅处理与中间的品牌LOGO相连接,右侧也放上了AMG的身份标识。
底部两侧的导风口看起来就像个密闭的装饰,但其实它在轮眉处还是有开口的,有效的帮助车头疏通气流,减小迎风面的风阻。黑色的前唇造型看起来也非常激进,而且尺寸还很大,前部探出的前铲时刻加深着AMG形象,停车的时候也要注意避免磕碰,否则更换的就是一整块。
AMG A35 L的外观与海外标轴版基本一致,C柱的AMG铭牌、前翼子板的TURBP 4MATIC标识都在。AMG A35 L的轴距与国产普通版A级是一样的,并非是专门针对AMG车系进行加长,所以即便比比海外标轴版本长了60mm,达到2789mm,看上去也还是蛮协调的。
值得一提的是C柱的AMG徽标是首次出现在量产车型的外观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辨识度,这会有人不喜欢吗?
多幅轮圈采用熏黑处理,尺寸达到了19英寸,放在实车上显得很饱满,而且A 35 L的原厂高度也比较喜人,相比原厂S3车身姿态保持的更到位。19英寸轮圈采用的是倍耐力P ZERO系列,尺寸为235/35 R19。卡钳采用白色涂装,视觉效果很棒,个人感觉如果后期改成黄色,看起来就更显眼了。
尾部才是A35 L的亮点所在,AMG应该具有的狂暴元素全部汇聚一身,双边共两出的排气非常粗壮,给声浪留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下沿的扩散器也毫不含蓄,上沿的小尾翼则进行了黑化处理,可以提供一些视觉效果。
#这台A级格外豪华,“后排空间”真应该念三遍
善于营造豪华氛围的奔驰一直是同级竞品中最会讨好消费者的存在,这代A级的内饰完全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只是现在见多了还真有些视觉疲劳,这也不能怪奔驰,在奔驰正式采用双屏布局后,各大厂商也相继效仿,所以也导致现在看来有些见怪不怪了,但奔驰仍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有了AMG的注入,A 35 L在普通A级的内饰基础上,增加了更有科技感的配置,同时战斗气息也会更强。反正怎么说呢,奔驰不会让你多花的钱全部花在看不见的地方。
AMG造型的平底方向盘,有醒目的AMG徽标。
在功能性与造型兼得后,它的手感同样很棒,尺寸偏粗壮,打孔处理的质感也很上乘,总之握起来肯定能对你的胃口。如果没用过的话也是需要一小段时间适应一下的。两侧的正方形小黑框可以滑动出仪表盘内显示的功能,而且还能进行切歌等功能,用顺手了会觉得很方便。
双屏内饰虽然看起来已经不算很新鲜,但当年S级刚换代换装双屏的时候,绝对成了一大杀器。在G、E级上被买家津津乐道,大屏的UI设计以及顺畅度都没挑儿,好用又好看,现在看来依然是最能打动消费者的设计之一。
全液晶仪表可显示的功能信息实在太多,除了基本功能外还能看到变速箱油温、G值、发动机油温等等,关于车辆的各种信息。可更换的不同显示主题默认有四种,后期还可OTA继续增加。
菜单页面能找到主题更换的选项,可根据不同喜好调整显示主题,驾驶模式、仪表盘样式都会随着主题变化而变化。
在性能表现的菜单中,可以看到车辆发动机的实时功率损耗情况,以及变速箱油温情况,让驾驶员可以清晰的掌握车辆状态。
Track Race可以记录赛道路线以及圈速计时等功能,直线加速赛也可测得车辆静止到一定速度区间内的成绩。
车内的原装行车记录仪可以给出好评,广角的范围很大,甚至你从前挡风玻璃上看不到的区域它也能照射到,夜晚显示效果依然非常清晰。
喷气式飞机涡轮造型的出风口可随温度变换色彩,以蓝光代表凉爽、红光代表温暖。氛围灯也加入到了空调出风口之上,这点也能带来极大好感。
BUX智能人机交互系统,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来不断学习,根据用户习惯建议最喜欢的电台或歌曲,或推荐并自动打开经常使用的导航路径;MBUX还配备带触控功能的高分辨率超宽显示屏,全面触控概念由触摸屏、中控台触摸板以及方向盘上的触控按钮组成。
座椅方面,A 35 L没有提供一体式的运动桶椅是个遗憾,据说也没有选装空间。整套座椅采用红黑双色拼接,坐起来还是挺舒服的,但两侧给到的包裹性比较一般,个人感觉设计的有些偏家用了。
身高178cm的体验者,调整好合适的坐姿坐在前排驾驶位,此时座椅在最低的位置,体验者头部空间达到一拳的水平,其实这个坐姿在同级竞品中表现的还不是很低,个人感觉座椅的位置如果可以再低一些就好了。
加长轴距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后排腿部空间的增加,这让AMG A35 L的后排可以正常坐下两名成年男子,而海外标轴版基本就是膝盖挨着前排靠背。
体验者头部可拥有三指的空间,而腿部达到了一拳四指,这样的表现可以秒杀同级全部钢炮车型,是真正意义上的兼顾实用性,S3有没有兴趣搞个S3 L?
后备箱容积和普通A级没有任何区别,开口稍微小了点,但里面的平整度相当ok,满足家用没什么问题。
关于“高R”,想必很多热衷粉儿都有说不完的话,而在大多数人眼里,高R、S3这样的钢炮儿还是会被定义为“小孩儿开的车”。而这种简简单单的快感起码满足90后的我对动力的诉求,但老实说,如果我选择这样一台钢炮我对它的新鲜期可能不会太长,相比之下我更乐意选择一台BRZ,或许在指标富裕的情况下我不会把它卖掉,让它一直留在我身边。毕竟比起钢炮简简单单的快感,人车交互更丰富、更有乐趣的水平对置小跑车会更令我爱不释手。
客观的说,7代高尔夫R并没有延续6代车型的辉煌,它的销量可以用很差来形容,毕竟加速成绩更好、品牌力更强的奥迪S3跟它的售价相仿,甚至终端优惠也更大。要奥迪还是要大众很多玩家不用过脑子就能选出答案,但在我与这台7代高尔夫R相处的这几天里,我的心里也有了答案,如果这两台车放在面前让我选,我一定会选择这台高尔夫R,至于为啥?因为这台车更能满足我的诉求。什么诉求?请往下看。
#高尔夫R为啥是同级最保守的车型?
我们借到的这台高尔夫R还是7代产品,在2015年就已经上市了,因此在配置和性能方面都与7.5代产品有所不同,不过在国内你也见不到7.5代高尔夫R的身影,更何况现在7代高尔夫已经停产,在进口大众的店里你也买不到它了。
EA888的2.0T发动机想必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上到保时捷、下到高尔夫,这台发动机的宽容度相当高,基本可以适应到大众集团下的各款车型。而6速DSG变速箱在如今看来显然已经有些老旧了,毕竟随着7.5代的改款,高尔夫R和奥迪S3都换装了代号为DQ381的7速双离合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最大功率280马力,峰值扭矩380牛·米,相比海外版本在功率方面低了20马力,也被国内玩家所鄙视。值得一提的是7代高尔夫R最大功率的发力点在5100-6500转之间,扭矩也会在1800转时才会全力爆发,说起来其实也并不宽泛,配备了第5代Haldex四驱系统,并配备XDS电子限滑差速装置,实测4.9秒左右的弹射破百成绩在如今看来还是很强大的,但在同级车型中没有任何优势,特别是遇到AMG各种45尾标的小车还是别较劲了。
1)真没想到“高R”能这样舒服
我在拿到这台7代高尔夫R试驾车的前两周,刚好试完了奥迪S3,因此这两台车给我带来的不同感受还是非常直接的。相比起动力,我更愿意在一开始说说这台车日常驾驶和操控方面带来的不同感受。
提到小钢炮,除了加速能力是硬指标之外,基于普通版本打造的运动版车型也会在避震、刹车方面进行强化,这也会提升整车操控能力,但同时也会令舒适性打了很大折扣。相比之下,高尔夫R给人的亲和力是同级任何车型都给不到的,虽然离地间隙会相比普通版高尔夫低了20mm,减震器的行程更短,硬度也会有所增加,但给到我的直观感受就是这台7代高尔夫R日常驾驶你并不会觉得很颠,甚至面对减速带这样的障碍也不会特别生硬。这点相比S3有绝对的发言权,而S3是那种根本不会讨好驾驶员更不给乘客面子的设定,开着S3我会觉得这台车哪里都硬,但开着高尔夫R代步从舒适性角度来说我完全可以接受。
2)比S3悬挂软,那操控会不会打折扣?
说到这里,可能不少人会问,高尔夫R的操控是不是比S3差呢?我的答案是:不好说。首先,你真的不要对这类这两台车的操控抱有太多的幻想,虽然它们的避震和底盘已经进行了原厂强化,又配备上了四驱系统,但实际在山路上的表现并不能说特别理想,相比之下高尔夫R的体验会稍稍好一些,记住我加了“稍稍”。推头现象和预想的一样,控制的要更好一些,快速出弯时如果选择不好最佳线路或者给油门犯迟疑的话,转向不足现象还是比较明显的,整套四驱系统虽然给整台车起到很大帮助,但我认为整体还是有些偏向于前驱,当然这也是横置发动机结构的一个特点吧。两台车我都特意在山路上进行了体验,受益于尺寸更紧绷的特点,高尔夫R的方向精准性更好,车尾的循迹能力更强,但是原厂悬架带来的支撑性不如S3,不过就连续的弯路来看,高尔夫R凭借更短的车身行动起来会更自在一些,但也有限。
另外,很多后驱党声称的“独有乐趣”在高尔夫R这样的四驱钢炮上确实有些缺乏,很多人说四驱车型虽然稳,但天生缺乏乐趣。但其实在空旷的封闭路段想要找到四驱的极限也并非很难,虽然在干燥的路面让一台四驱车像后驱一样漂移是基本不太可能的,但这套四驱系统的极限并不是很难突破,只不过在突破极限后会比后驱车型更难救回。
另外,高尔夫R上令我感受最深之一的还有它的转向系统,对比S3我认为它的设定更精准,当然也有可能是车身更短的原因。简单地说,开着这台车会感觉更灵活,比起所谓的“傻快”多了一份得心应手,而且转向方面给到的反馈也不假,甚至有些粗糙,完全不是奥迪那种虚拟感。
3)只要你想,随时随地给你激情
钢炮车型最大的卖点无外乎随时随地踩下油门就能立马嗨起来的感觉,对比奥迪S3,两车在关闭电子限滑弹射时,瞬间发力弹射的那一下S3明显要更猛一些,在日常驾驶中深踩油门,两台车给到的推背感基本无异,但在降挡速度方面显然7速双离合变速箱会更干脆利落,当然这台高尔夫R毕竟不是改款后的产品。
6速DSG变速箱在低速下的平顺性表现较为一般,用普通模式代步虽然毫无违和感,但起步时整台车并不轻快,甚至有很强的沉重感。在竞赛模式下,整台车不再迁就驾驶员,转速会稳定拉高,对油门踏板施加力度整台车都能做出最直接的回复,是要舍得给油,推背感可以一直持续到120km/h。
4)开阀门后的排气声真的不太像四缸车,还有小“BUG”
启动车辆发动机也会默认供一口油,换来“砰”的一声。在舒适模式下正常行驶,排气也不会带来什么动静,买菜代步的话基本上和普通高尔夫相比没太强的辨识度。切换到竞赛模式阀门打开后,只要你舍得给油,就能听到来自车辆尾部传来的咆哮以及回火声,相比S3的排气声浪,高尔夫R表现更为浑厚,甚至不太像一台四缸车,而S3则是比较高亢且比较干涩。
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个小问题,其实也不是问题,就看你能否接受。一般我开这类型车型的时候,总是习惯把驾驶模式放在运动上,然后将挡位挂到D挡,不使用S挡是为了减少顿挫,开S3在街道穿梭的话会很爽,而这台高尔夫R的排气若是打开阀门,低挡位下会感觉车尾有明显的共振,听一段时间甚至会耳鸣,所以这也让我放弃了打开阀门的想法。
#静态简单回顾
相比普通版车型,7代高尔夫R在外观套件以及细节设计方面有所区别,不过对于小白来说,这样的变化并不能令人心动,甚至尾部的四出排气还会以为是后改的。
其实这套外观对比7.5代高尔夫的R-Line版本都能被各种吊打,扮猪吃老虎的身份在辨识度方面确实是差了点事儿,当然R系列也一直保持着这种“杀手本色”,当它从你旁边咆哮着超过,你就知道它不是一辆普通的高尔夫。
虽然前杠造型和普通版有一定区别,但其实我也没看出它有多么的运动,依然显得十分内敛,两侧都是开启的进气口,尽力给发动机进行散热。中网处利用两条镀铬装饰条贯穿,R的身份标识尺寸也很小,R-Line版本也有。
车身侧面有两处现有身份的地方,分别是碳纤后视镜以及大五幅轮圈。
五幅轮圈其实我个人觉得不如6R上的那套好看,并且卡钳颜色也非常低调,虽然上面也有R的标识,但如果脏一些的话就根本不太能看清了。轮胎尺寸为225/40 R18。
整台车的车身尺寸为4276/1799/1442mm,轴距为2626mm。原厂状态下整个车身姿态表现一般,如果后期换装一套绞牙避震,视觉效果方面会更和谐。
整个尾部最为显眼的地方莫过于四出排气了,这也是全车唯一一个高调的地方,排气在打开阀门的情况下,声音非常浑厚。
作为一台落地要40万元的高尔夫,高尔夫R版本的车内方面与当年的7代高尔夫并无什么差异,只是用料方面好一些。这台7代高尔夫R并没有换装全液晶仪表以及最新的中控大屏,唯一能找到和运动相关的设计可能就是平底方向盘和门板上的碳纤维装饰板了。
平底方向盘并没有打孔处理,底部有R版本的身份标识,方向盘握感很粗壮,就是质地稍微有些硬。
炮筒式的仪表盘现在看起来也是很经典了,蓝针+320km/h的表底也证明了这不是一个好惹的高尔夫,但其实真正的极速被限制在了250km/h。
本文【新车资讯:评测北京奔驰AMG A35L怎么样及7代高尔夫R现在多少钱】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